首页 文案列表 多媒体课件 景区导游解说词 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文案配音员:佰熙
景区导游解说词 423 分享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各位游客:欢迎大家到历史文化名镇,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乌镇观光游览。乌镇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积淀,保存纯朴民风的古镇。早在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,人类就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。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乌镇的确称得上是人杰地灵,钟灵毓秀,诞生不少杰出英才。据镇志记载:自宋至清,镇上出了64名进土,16名举人,这些文化名人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无数宝贵遗产。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寻访乌镇的历史名胜吧!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游客们:乌镇地处浙江北端,与江苏省相邻,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。春秋时期,乌镇是吴疆越界,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,当时称乌戌。“乌镇”的称呼,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(872年)《索靖明王庙碑》中的记载。南宋嘉定年间,以车溪(市河)为界分为乌青二镇,河西为乌镇,属湖州府乌程县,河东为青镇,属嘉兴府桐乡县。解放后,河西的乌镇划归桐乡,统称乌镇。

关于“乌镇”一词的来历,还有一段传奇典故: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,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,举兵叛乱,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。乌将军武艺高强,英勇善战,打得叛军节节败退。在车溪河畔时,李琦突然挂牌休战,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,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。乌将军仓促应战,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在桥堍设下的陷阱,被叛军乱箭射死。虽说仗是打输了,但乌赞将军那种正直、忠诚、爱国的表现,让老百姓十分钦佩,大家为了纪念他,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,改称“乌镇”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进入景区大门,绕过一条弯弯的石径路,我们透过右边的廊棚就能看到一座颇具规模的水上廊桥,这便是乌镇有名的“逢源双桥”。取名为逢源双桥,是因为这座桥曾经是乌镇内河与外河的分界线,有左右源头汇合之意。再来看桥的正下方有一排水栅栏,在当时这排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,所以当地人习惯称它为闸桥。

进入朝宗门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有一家叫“香山堂”的老药店,香山堂的规模虽然小于杭州的胡庆余堂,它却也是一家老字号了,据说已有120多年的历史。它是由祖籍宁波的药商陆庆余创建的,后来他的孙子陆渠清将药店围到这里,一直到今天,里面一整套的摆设都是从前留下来的。在药店里左边有一张诊断桌,每逢老中医给病人看过病之后,就会在那里开药方,然后病人拿着药方直接去旁边的柜台抓药,非食方便。在柜台四周约有300只药材柜,柜台上面的瓷瓶和锡罐也装着药材。在柜台旁边还有一块匾额,上面写着“桔泉春满”四个大字,在当时它起到了广告的作用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从香山堂出来,大家看到这个开阔的河湾就是财神湾。原先这儿不叫财神湾,而叫转船湾。乌镇的河道是呈“十”字形的,越到接近外河的地方河道就越窄,船只不易棹头,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方使转船的地方,同时为了区别其他地  方的转船湾,就借用旁边的财神堂命名为财神湾。

这个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财神堂了,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的习俗,所谓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,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,而这―位财神是东路文财神比干的化身,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,他为官正直,对君王忠心不二,直到后来把自己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,当时的百姓很敬重比干,特别是一些商人,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应诚心诚意,像比干一样,所以把比干奉为财神,每天到这儿来的人很多,香火也特别旺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各位游客: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乌镇的江南百床馆。“百床"一词是泛指床多,这里荟萃了民间各种式样的居室用床。

要说百床馆之冠的,当数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张清代的千功床,据说当时如果按―名工匠一天做一功算的话,那得花去工匠整整三年时间才能完成此床,所以称它为千功床。千功床从外到里共分四进,第一进是换鞋的一条走廊。第二进是衣帽间,睡觉前脱下的衣帽便挂于此处。第三进则是最关键的,一边是用来放金银珠宝等贵重首饰,而另一边放置的是一个马桶箱,所谓人有三急,当然让解手的地方离得越近也就越方便。最后一进就是睡觉用的床了,在床的周围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窗棂,这些窗棂是主人特别要工匠给按上去的,它可以调节温度。整张床的格局,就像是个完整的卧室。

欣赏了千功床后,我们再参观一下这张镂空的双喜床。它是一张花梨红木床。先来看床的围栏,围栏上雕刻的是双喜图案,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;再看床的四根柱子,是典型的西式罗马柱;其实它是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张小姐出嫁床。

现在请大家看那张雕花床,它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。在床的顶上是用牛骨相嵌而成的图案,白色的牛骨有驱邪的作用。床的底下有一离地面约8公分的台阶,这就是所谓的拔步,因为浙江一带天气潮湿容易引起关节炎,这个台阶就是起到防湿的效果。从床的侧面望过去我们不难发现,这张床下面有8条腿,分别由两个部分组合而成,这是夫妻床,象征着夫妻间百年合好之意。

离百床馆一墙之隔就是民俗馆,经过一扇边门,我们看到的是民俗馆里的衣俗厅。这里陈列了20―30年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服饰,有男子的长袍马褂,也有女子的旗袍,旗袍是清朝保留下来的服饰,因清人八旗而得名。在封建社会,人们的着装等级森严,这些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民国。一般从着装的长短我们就能看出等级,身着长袍马褂的是上等人,下层的劳动人民穿着的是布衣短衫。这些讲究我们在衣俗厅里都能看到。

衣俗厅的前面就是岁俗厅,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农村的一种习俗拜利市。每逢建造新房,接财神时都要拜利市,为的是给家里图个大吉大利。

穿过岁俗厅前面的天井,我们就到了节俗厅,这个厅的两边  共有12个展柜,里面依次陈列了一年中当地的12个传统佳节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节俗厅中间的八仙桌上,总共放了9个斗,这些斗都是用香做成的,所以称其为斗香。它是道教的一种传统,每逢中秋佳节,大户人家能够团团圆圆,平平安安。

各位游客: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婚俗厅。在这个用蜡像布置的喜堂里,人物表情惟妙惟肖,一对新人正在举行拜堂仪式,红娘、司仪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,父母则坐在堂前,此时当然是沾沾自喜了。在喜堂的两侧摆放的是新娘的嫁妆,嫁妆的好坏就得看新娘家的富裕程度了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民俗馆里最后要参观的是寿俗厅,这里是老人家享受天伦之乐,举办生日宴会的地方。在厅的中堂上挂有一幅福、禄、寿的神山图,以恭祝老人福如东海、寿比南山。中堂前面的八仙桌上供有两盘面团和两盘面条,寓意了团团圆圆、健康长寿。小辈们则跪在事先放置好的红毯上给老人拜寿、祈福。

各位游客:我们现在参观的就是宏源泰染坊,也就是蓝印花布作坊。走进这扇古老的木门,仿佛时间已倒流百年。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各种蓝印花布的展示。这里就是第一个大厅,现在已布置成一个出售布料及手工艺品的旅游商店。这些朴实的布艺,往往使中外游客爱不释手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请大家随我往里走,这儿是一个大天井,也就是晾布匹的地方。或许您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纯净的艺术天堂。高高的竹架上,―匹匹染好的花布自云天飘然而下,伴着微风轻轻晃动。如此美妙的境界,使许多艺术家在此找到了灵感,青年导演黄磊在拍摄《似水年华》连续剧时,很多镜头就是从这个晒场找到的。

前面这排平房是个大展厅,里面陈列的内容,告诉了您千百年来蓝印花布所走过的道路。蓝印花布究竟起源于何时,早已没有确切的年代可以考证,据说是始于汉晋、发展于宋元,鼎盛于明清。这里展示的物品有不少是明清鼎盛时期的工艺制品,如衣  服、布料、蚊帐、头巾等等。在高大立式橱窗中,两位塑料模特身着蓝印花布衣裙,亭亭玉立,栩栩如生,把古典的韵味与现代的激情完美地融合在―起。

看过展厅,让我们到隔壁小屋来参观上桨的过程,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,将润湿的白棉布铺在桌上,然后用事先刻好的花版盖着棉布,均匀地刷上调和好的石灰粉和黄豆粉。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要刷这两种粉?原来石灰粉可以防染,上石灰的地方是染不上颜色的;而黄豆粉有较强的黏性,可以把石灰牢牢地固定在布上。从这些方面,可以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是何等的智慧。

晾干上浆布后自然是要染色了。一进染坊,一股不算太浓的焦味扑面而来,原来是染缸下用暗火烧着的砻糖发出的气味。这样做可以让染缸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,使浸染的布料色泽亮丽持久。在染缸中央有―根高耸的空心毛竹,它就是用来排出刺鼻烟味的一根烟囱。一般蓝印花布要经过反复浸染七八次才能成品。

到此我们已经参观了整个蓝印花布作坊。蓝印花布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,流传至今,是有它独到之处的。正是因为蓝印花布的质朴清纯,毫不张扬,才使它始终在民间工艺中一枝独秀,绵绵无尽地散发着永恒的魅力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各位游客:现在我们要参观的是江南木雕馆。正对门的横窗下是一对凶神恶煞般的门神,因为他是镇妖驱鬼的,所以长相有点不尽人意。

绕过横窗,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对龙凤呈祥柱。这对木柱雕工细腻,形象生动,显然不是用来承重的。这类柱子在古代被称为仪式柱,它主要的作用在于装饰性。

下面我们看到的院落,被当地人称为百花厅。这里到处是精美的雕花,花窗、牛腿、雀替、挑头、垂柱、月梁,以及在房顶的垂柱上还雕着莲花、牡丹、芍药,菊花,可谓是木雕工艺品中的精品。厅中陈列着一根巨大的掮梁,原是―祠堂中的旧物,用一根4米多长的香樟木雕刻而成,所刻图案是郭子仪祝寿时的全家福。

跨过一个院子我们来到的是木雕馆的最后一进,厅中引起人们好奇的是两根异常粗大的刻花柱子。关于这两根柱子的来历,目前有两种说法:一说此柱为东南亚一带的图腾柱,是男尊女卑的象征,一般立于大型寺庙之前;另一说,此柱可能来自于江苏徐州一带。据载,在古代中国时常有民族大迁徙,明末时有一少数民族从南方往北迁徙过程中,有一分支保留了古老的本民族传统风俗。这两根柱子便是该族原始图腾柱,是丰收与兴旺的象征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各位游客: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被誉为“江南有钱人”的余榴良先生的钱币馆。余榴良1942年出生于乌镇,1960年当时18岁的他进入了上海江南造船厂,在厂内开办的铸造专业技校学习,渐渐对钱币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在多年的收藏生涯中,他不仅收藏钱币而且也研究钱币,成为钱币收藏界的佼佼者,近年被评为“全国十家收藏家”。到目前为止,余榴良已收集了230多个国家近2.6万多个品种的钱币,这些钱币以后将陆续分批拿到乌镇展出,爱好钱币收藏的朋友可不要错过这一饱眼福的机会!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立志书院是晚清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严辰在同治年间创办的,现已作为茅盾纪念馆陈列室,陈列着茅盾一生文学创作和革命活动的图片及遗物。

现在,请大家随我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。大门上“茅盾故居”匾额为陈云同志所题。故居坐北朝南,是一幢四开间两进深的走马楼式民居。头进四楼四底临观前街,有木门吊窗,式样古朴。楼下四间,除东边留一条进出通道外,隔成了  两间,东间设家塾,西间作膳堂。楼上统作卧室。茅盾的父母住在靠东边第二间,1896年7月4日,茅盾就出生在这里。后进也是四楼四底,楼下靠东边第一间为客堂间,茅盾祖母曾在这儿养过蚕。由东向西,依次为厨房,坐落间。楼上自西向东,分别为曾祖父母、丫环、姑母的卧室。楼房后面,还有三间平房,那是  1934年茅盾用稿费支付建造,并亲自设计的略带日本风格的平房。茅盾以后几次回乡,就住在这儿写作,小说《多角关系》就是在这里完成的。

大家看,天井里的棕榈和天竹就是1934年翻建书房时茅盾亲手栽种的,如今仍然长得十分茂盛,那棕榈已有7米多高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游客们,在走出这条悠长的老街后,下一个景点就是修真观了。

自古以来,江南就有三大道观:苏州玄妙观、濮院翔云观和乌镇修真观。这气势轩昂的修真观前的石板广场即为修真观广场,是旧时乌镇的文化娱乐中心,人们迎庙会、看神戏的最好场所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,最早建于清乾隆十八年(1753年),后遭到毁损,自1919年修缮以后就一直保存至今,这里的人都称其为古戏台。戏台占地204平方米,分两层,上层的前部即为戏台。旧时,每逢正月初五迎财神会,三月二十八迎东岳庙会,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,都要在戏台上演神戏。在平时,还上演一种能解决纠纷的地方特色戏“罚戏”。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,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演戏向大家道歉。无论是演哪种戏,我想最实惠的还是爱看戏的老百姓。

现在,让我们转过头来看看重建以后的修真观吧!修真观最早建于北宋咸平元年(998年),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,所以取名修真观。当初建成时,人们曾看到有一青鸾在观上空飞来飞去都觉得这是―种吉利的好兆头,一时间修真观名气大增。从杭州灵隐寺烧香回来路过乌镇的香客,都要进修真观烧回头香,可见当时的修真观热闹程度非同一般。

据有关资料记载,初建时的修真观有三大殿,后屡毁屡建,至乾隆十四年增设山门和戏台后,修真观的格局就基本定型了。现在的修真观前为山门,中为东岳大殿,后为玉皇阁。

大家一定会奇怪,这大门口的大算盘上有一颗算珠不上不下,是什么意思?其实它的答案就在两旁的对联,“人有千算,天则一算”。寓意了人算不如天算的玄机。

紧挨着修真观的便是夏同善翰林第了,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,我们当地称之为肖家厅。那么既然是肖家厅又怎么会变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?原来肖家厅是夏同善继母的娘家,夏同善的生母在他5岁时就过世了,他的父亲续娶了乌镇肖家的小姐肖氏,夏同善视之如生母。在他15岁时,因家道中落,其父欲弃儒经商。夏同善随继母常住在肖家,他舅舅肖仪斌藏书颇丰,夏同善又酷爱读书,每日手不释卷而懒于酒酱铺的事务。肖老太公非但不责怪,反而认为孺子可教,把他送入塾馆请老师授教。由此夏同善学问大进,科举连连告捷,在25岁时考取进士,次年被钦点为翰林,夏同善为报答肖家对他的养育及栽培之恩,就把翰林第的匾额挂在了肖家厅 。

1876年,夏同善会同27名官员为杨乃武、小白菜一案沉冤昭雪。小白菜为报答夏同善洗清冤案之恩,曾经来过乌镇肖家厅侍候夏母3个月,3个月之后她就进了余杭的一个庵堂出了家。小白菜离开肖家后,她来过乌镇的消息很快被当地人传为佳话。夏同善也因为杨葛冤案翻了案,而得到当地百姓的颂扬,乌镇的乡绅非常敬重他,便一起出资在肖家厅隔壁造了这间翰林第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各位游客: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一家老字号的典当行“江源当"。江源当是乌镇首富徐东号的第九代孙徐涣藻所设,它创建于清光绪年间(1875―1908年),1939年5月,日军侵华,当铺延烧数日,除铺面、柜房外,其他库房全被焚毁。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当铺的一部分建筑。

跨过古老的木门槛,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高墙上的一个特别醒目的“当”字,游客们或许会奇怪,为何迎接我们的不是厅堂而是高墙呢?这墙称之为照墙,它有两种含意,其一它是一个玄关;其二我们可想而知旧时进当铺当东西是很没有面子的,为了顾及脸面所以造堵墙掩饰一下。

走进门,便是大井,三面都是高墙,墙身不但加高而且加厚,  既可防盗又可防火。最吸引各位的便是跟前这又高又长的栏柜,它高1.8米,煞是气派。大家或许觉得这未免太高了。其实不然,在古代有些当铺的柜台更高,最高的达2米。如此的造法是为了朝奉先生居高临下地面对顾客,以显示高人一等的气势。

走过一间小小的更房便进入了正式的柜房。一进门我们看见在西墙边有一张特别的床,这便是卷当床,它是典当物品收进来时打包挂牌用的一张床。卷当床上方有一块特别的木牌,被称之为望牌,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日历表。望牌一,三两行采用了《千字文》中的18个字,这些字是可以移动的,为什么要用18个字呢?旧时典当物品最长的限期就是18个月,每个字代表一个月,物品存放了1个月后对应的字移过一格,移到18格后,此物未能赎回,店主即可售出。

中间这“天然几”上我们看到供奉了3位财神,平日里,我们在家中和商铺中只供1位财神,供奉3位财神只有在当铺里才能看到。3位财神中,脸颊特别红的是关公,边上这位就是赵公明元帅,他们是武财神,后面这一位看他的着装打扮便知是一位文财神——增福。

财神像的旁边有两张桌子,这边的一张我们称之为管钱桌,里边存放一些钱币,用于支付典当物品,旧时坐这位子的工作人员相当于现在的出纳,另一边是一张账桌,那是账房先生计算账目用的,同时徽字先生那龙飞凤舞的当票也是在这里开取的。

走过柜房,我们进入的是―间小小的首饰房。靠墙这些有抽屉的木柜在旧时是用来存放一些金银细软的。在我们右手边的这张桌子是总账房先生的一个位子,他的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的财务总管。首饰房里有―楼梯,让我们先看看从楼梯边上进去的过道,这是一个既深又黑的暗房,是旧时避难应急之用,它靠首饰房特别近,以便于贵重物品的转移。

上了楼梯,我们看到整个二楼被隔成5间,在当时这5间房是用来存放典当物品的库房。现在这里所展示的是典当业的历史和典当常识的介绍。

【旅游线路导游词】之乌镇

各位游客:今天乌镇之行我们就游览到这里了。乌镇有繁荣 的过去,美好的今天和辉煌的未来,大家以后如果有空的话,请多来乌镇做做客,说不定在您的仔细游览之中还会有意外的收获!
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